新媒体时代,人人都是自媒体,人人也看短视频,争议之下,如何正确道歉?当争议爆发,一份真诚、有效的道歉至关重要。它不仅是平息舆论、挽回声誉的手段,更是重建信任、体现责任担当的起点。

常规致歉三步走:认错 ——> 道歉 ——> 改正(整改)

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道歉的核心本质从未改变:真诚认错、表达歉意、承诺并落实改正。然而,新媒体环境,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特性,对道歉的形式和传播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。视频道歉因其直观性、感染力强成为主流,但文字声明(如微信公众号、官网、长微博等)的同步发布同样不可或缺(文字稿往往也是视频脚本的基础,且有文字稿才能更流程的将视频录制出来。)。

1、真诚,为了道歉而道歉是没有意义的,切忌形式主义。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,这种道歉本质上就是糊弄,如果不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感到愧疚,这种道歉在观众眼中就是空洞的表演,极易被识破,反而火上浇油。

2、语言、表情、肢体动作应传递出悔意和责任感。避免照本宣科,眼神飘忽和语气轻佻,态度通过视频的形式可以很容易的感知到。

3、减少剪辑,只剪辑表述不清晰不连贯的部分、口头禅、气口,过度剪辑拼接(频繁切换镜头、大量剪掉停顿、刻意美化)会导致视频内容显得不真诚、不自然,像是一场公关秀。一切的目的是保证信息清晰传达,而非制造完美形象。

4、如发布视频内容,全平台保持一致,切勿出现时间长、时间段内容不一样的问题,但可以考虑多语言字幕,不同平台不同字幕。

5、字幕 视频要加字幕!!尤其是短视频,字幕确保信息无障碍触达所有观众,包括听障人士,截图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,拥有字幕的截图便于公众引用、讨论、监督,扩大道歉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不加字幕,尤其是在明确知道这是重要公开声明的情况下,会被解读为「不希望道歉内容被广泛传播」极大地削弱诚意感。 字幕应准确无误、清晰可读。

标签: 公关

添加新评论